《中国金融》|中国经济将持续强劲复苏

2021-02-09

stock-exchange-2648118_1920.jpg2020年,得益于出色的疫情防控能力,中国经济从冲击中率先恢复,全年GDP突破100万亿元大关,增长2.3%,预计将是全球18个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,2020年第四季度,中国经济超预期上行,GDP增速录得6.5%,完美收官。在“十三五”规划收官之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,交出一份人民满意、世界瞩目的答卷。


向前看,美欧主要经济体疫情仍在肆虐,供需缺口继续存在,预计短期将持续支撑中国出口,推动制造业回暖。同时,国内疫苗接种进度的加快,以及消费促进政策的逐渐落地,将共同推动2021年中国经济持续强复苏。


出口超预期上行,中国物资供应全球

出色的疫情防控能力,助力中国产能供应全球,推动出口成为2020年中国经济的最大亮点。在美欧主要经济体国内供应因为疫情受限的背景下,中国不仅防疫产品外需陡增,远程办公、家具、娱乐、汽车、机电及高端设备制造产品等非防疫产品的出口也受到明显提振。一是因为疫情导致线上办公的需求大幅上升,拉动了液晶显示屏等机电产品的出口;二是受益于“宅经济”,文娱及家具出口也在加速;三是因为疫情切断了部分全球分工产品的供应链,中国企业开始弥补这些产业链的缺口。


进入2020年第四季度,随着美欧疫情复发,对防疫物资需求大幅提升,叠加圣诞消费旺季催化,中国防疫物资和非防疫物资出口增速进一步受到提振,以美元计价的第四季度中国出口同比增速达到16.7%,比第三季度同比提高了8.3个百分点。在疫情的冲击下,2020年12月的出口数据,表现出很强的结构化特征。一方面,机电、汽车产业链和“宅经济”品类增速依然处于历史高位,工业品的出口增速还在进一步上行;另一方面,旅游相关消费受疫情影响严重,旅行箱包、服装等品类出口增速出现下行。


值得一提的是,虽然中美存在着严重的经贸摩擦,但中国对美出口增速在2020年第四季度快速上升,远高于对欧洲和日韩的出口增速。虽然,美国2020年3月底开始发放的财政刺激资金消耗殆尽,效果也已经是强弩之末,而且美国2020年11月的就业及零售数据开始恶化,经济复苏开始放缓。但是,因为美国疫情从2020年10月下旬开始快速抬头,供给端受影响较为严重,使得中国对美出口在11月就开始大幅提升,表明中国产品在美国国内产业链宕机后快速补位。


2020全年来看,净出口对中国GDP增速的贡献占比28%,达到了2001年以来的最高值。其中,2020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,净出口分别拉动GDP增长1.3和1.4个百分点。得益于中国出色的疫情防控能力,中国防疫物资供应全球,弥补了全球产业链缺口,出口成为了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。


消费逐季回升,疫情多点散发影响显现


消费对经济的贡献逐季回升,但尚未回到疫情前水平。2020年疫情冲击下,逆周期政策快速发力,率先启动了地产和基建两大引擎,叠加出口超预期,使得经济快速企稳。但是,结构性的对冲政策背景下,经济也表现出结构性的复苏态势,投资较强,消费较弱。全年来看,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为负,是1978年以来的首次,其中,拖累主要发生在第一、第二季度。第三季度以后,随着经济重启,居民消费持续改善,网上购物等新型消费模式也对冲了一部分线下消费受到的冲击,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季回升,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分别贡献1.4%及2.6%。但是,居民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,尚未回到疫情前水平,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,第四季度消费对于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9.6%,而这一数字在过去五年均值约为61%。


年末国内疫情多点散发,给消费的恢复带来一定阻力。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,国内疫情多点散发,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开始显现。一方面,12月份社零同比增速相对11月出现小幅下滑,汽车、可选消费及必选消费增速均出现一定程度回落;另一方面,居民相对乏力的需求,也表现在价格上,核心CPI连续持平了5个月之后,在12月份出现下行。


春节“旺季不旺”,返乡人员减少,消费场景受限。春节返乡人员减少,叠加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愈发严峻,春节内探亲访友的频度将下降,聚餐、观影等接触型聚集型消费也将下滑。


制造业全线回暖,成为拉动投资的主要动力

首先,高技术链条引领制造业复苏。制造业投资恢复的动力来源于两个方面:一方面,在美国加速对我国进行科技封锁的大背景下,中国加快产业升级和自主可控研发,高技术制造业投资自2020年第二季度就开始恢复,全年增速11.5%,远高于整体制造业投资-2.2%的增速;另一方面,强劲的出口为制造业整体复苏提供了助推器,加快了制造业复苏向纵深推进。其中,第二、第三季度高技术出口链条增速较快,第四季度开始,低技术出口链条快速回暖。而且,制造业复苏的进程远未结束,12月新出口订单PMI为51.3%,处于荣枯线之上,工业企业累计利润增速继10月份实现由负转正后继续上行。


其次,房地产投资增速在融资收紧的大环境下逐渐趋缓。2020年下半年以来,房地产融资政策边际收紧,人民银行控制开发商杠杆上限,金融严监管下,第四季度新增表外融资也持续转负。在这个大背景下,一方面开发商要加快新开工和推盘预售,加快资金回流降杠杆,这将持续支撑房地产投资;另一方面,开发商拿地强度持续下滑,土地市场溢价率持续下行,压制了房地产投资的上行空间。


最后,基建投资增速不及预期,但后续仍有支撑。疫情冲击下,为尽快发挥基建对于经济的托底作用,2020年全年共发行3.75万亿元专项债,其中大部分投向基建领域。但是,2020年第四季度基建投资增速趋缓,全年增速不及预期。我们认为,2020年专项债对于基建投资的拉动作用还未完全释放,专项债项目开工准备周期较长,使得专项债资金的到位和支出的进度不匹配,地方可能仍留存部分专项债资金。随着2020年剩余专项债资金在2021年上半年集中投放,基建投资增速有望企稳回升。

中国经济将持续强劲复苏


第一,2021年上半年中国出口中枢预计维持高位。全球疫苗接种进程缓慢,产能也受限,全球疫情可能出现“肥尾”或者“长尾”的特征。在海外生产链条受迫于疫情再次宕机、新一轮财政刺激再次支撑居民需求的背景下,中国出口将继续发力,供应全球。其中,防疫物资出口随海外疫情波动,非防疫物资弥补全球产业链缺口。


美国新一轮财政刺激正在路上。疫情以来,美国在2020年3月和4月快速推出了两轮共计2.5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法案,其中,对于中小企业和个人的补贴达1.3万亿美元,占总规模的52%。2020年12月末,美国进一步推出了9000亿美元第三轮刺激法案。2021年1月14日,在民主党超预期的夺下参议院控制权后,拜登总统又提出第四轮1.9万亿美元的财政刺激方案,其中对家庭直接补贴高达1万亿美元,包括个人派现1400美元和每周发放400美元的失业补贴(直到9月份)。这一系列的美国财政刺激举措,都将有效提升全球总需求,持续拉动中国出口。


第二,制造业持续修复,成为投资上行主要动力。一方面,制造业PMI仍然处于荣枯线上,企业盈利改善,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企业信贷和票据融资需求在持续回升,多个领先指标指向制造业投资复苏仍在推进;另一方面,外部环境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,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链全面自主可控尚未完成,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将进一步扩大。在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增速趋缓的背景下,制造业将逐渐成为拉动投资上行的主力。


第三,消费将受益于疫苗接种进程加速和扩内需政策的推出,消费动能有望持续释放。2020年消费对于经济的贡献尚未回到疫情前水平。全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9.65万亿元,居民储蓄比例从2019年末的45.7%上升至2020末的51.4%,居民增收节支,加强储蓄,为未来的消费回升积蓄了能量。虽然2021年春节居民消费将因疫情原因受限,但随着冬季结束,疫苗接种节奏逐步加快,疫情逐渐平复,居民消费需求将持续释放。同时,政府正在多措并举促进消费,包括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,鼓励适当增加汽车号牌指标投放,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活动等。


2021年,中国有信心、有基础、有底气推动经济持续强复苏。一方面,2021年,宏观政策将保持连续性、稳定性及可持续性,不急转弯,精准有力的宏观政策持续为经济保驾护航;另一方面,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,政策将继续着眼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、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并举,更大释放内需潜力。2021年,海外主要经济体的供需缺口将继续支撑出口快速增长,推动制造业持续复苏,居民消费随着疫苗接种和疫情平复而逐渐改善,进而推动中国经济强复苏。